對于首次征戰 2026 英國便利店展的企業而言,展會籌備并非簡單的 “打包樣品 + 預訂展位”,而是從市場適配到現場轉化的全鏈條精細化運作。把握以下核心細節,才能讓首次參展突破 “打醬油” 困境,真正實現商貿價值落地。
前期調研需精準錨定需求。參展前 3 個月需完成兩項關鍵調研:一是通過英國零售協會(BRC)發布的《便利店行業報告》,明確當地消費者對健康食品、美妝個護等品類的偏好,比如 Z 世代對低糖零食的需求增速、有機產品的溢價空間;二是梳理展會官網公布的 19000 + 買家名單,按采購規模(如年采購額超 500 萬英鎊的連鎖品牌)、品類需求(如生鮮供應鏈企業)進行分層標注,提前鎖定 30-50 家高匹配度潛在客戶,為現場對接節省時間成本。
展位與展品規劃要貼合場景。展位選擇需避開角落或通道末端,優先選擇主通道兩側、餐飲區附近的展位,這類位置日均人流量可提升 40% 以上;若預算有限,可選擇與同品類中國企業聯合參展,分攤成本的同時形成 “中國供應商專區” 效應。展品陳列需遵循 “3:2:1” 原則:30% 核心爆款產品(如已在東南亞市場驗證的熱銷零食)、20% 創新試水產品(如適配英國圣誕季的限定禮盒)、10% 品牌形象產品(如展示可持續理念的環保包裝樣品),同時搭配雙語產品說明卡,標注成分、認證(如 BRCGS 食品認證)、供貨周期等關鍵信息,避免因信息不對稱錯失合作機會。
人員與物料準備需注重專業度。參展團隊建議配置 3 類角色:懂英語的商務對接人員(最好具備零售行業經驗)、產品技術專員(可現場演示設備操作或解答成分疑問)、后勤協調人員(負責物料補充與客戶登記)。物料方面,除常規的產品手冊、名片外,需準備電子資料包(含企業介紹 PPT、產品報價單、質檢報告),通過二維碼形式便于買家快速獲取;針對英國市場對可持續性的重視,可制作環保材質的宣傳袋,印上企業 LOGO 與核心產品圖,提升品牌記憶點。
現場運營要做好 “轉化閉環”。展會期間每天閉館后,需召開 15 分鐘復盤會,記錄當天對接客戶的需求痛點(如是否關注冷鏈物流時效)、合作意向等級(如 “需跟進樣品測試”“已初步談定采購量”),并安排專人在 24 小時內發送感謝郵件,附上次日可深入溝通的議題。同時,可在展位設置小型洽談區,準備英式茶點,營造輕松的溝通氛圍,據展會數據顯示,在洽談區完成的深度溝通,合作轉化率比展位過道交流高 60%。
此外,后勤保障不可忽視。提前確認展品通關所需文件(如原產地證書、衛生檢疫證明),選擇有英國本地清關資質的物流商,避免展品延誤;團隊成員需提前辦理英國簽證,預訂展會附近酒店(步行 10 分鐘內最佳),確保每日精力充沛。只有將這些細節落到實處,首次參展才能從 “試水” 變為 “破冰”,為企業打開歐洲零售市場奠定堅實基礎。